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净选盟2.0)强力抨击首相、选委会及于上星期支持国会仓促通过,并宪报颁布选区重划建议的国会议员们。
由于选委会还未完成雪州第二次选区重划听证会,净选盟2.0因此重申选区重划报告从提呈、通过及宪报颁布的过程是违法的。这个过程还牵涉超过1万名选民通过107位代表的诉讼案,目前尚在莎亚南高庭的审理中。
另外,净选盟2.0同时也列出了以下7个严重的违规事件,说明选委会在最后的重划报告中如何进一步的破坏我国选举制度的廉正:
1.重蹈及恶化选区划分不均的现象
根据联邦宪法第113(2)条文,选委会有责任减少选区划分不均的现象,确保选区选民人数“接近相等”,以符合宪法第13附表第2(C)条文的要求。
然而,选委会显然无法执行以上的任务,不但非法保持原有的失衡问题,更通过这次的重划进一步的扩大不均匀的现象。除了玻璃市、登嘉楼、槟城和吉隆坡,其他州属最小与最大国会选区的选民人数皆相差超过2倍。这比例在这次的重划后恶化:雪州的比例从原本的3.94增至4.05,柔佛州从3.05增至3.17,吉打州从2.53增至2.70,马六甲州则从2.17增至2.50 (参阅附录1),可见选委会完全的漠视宪法的规定。
选委会在此报告中所建议的“超级选区”,也加剧了选区失衡的问题。最多选民的前10个选区拥有10万8千156至15万439名选民,远远超越其州属的平均选民人数(参阅附件2)。这些“超级选区”的出现主要是把支持反对党的选民挤入原本已经庞大的选区中。
2.颠覆民主,让少数者获胜
选区划分不均不但有违 “一人一票”的原则,也会让获得少数支持的候选人胜出,完全颠覆了民主选举的意义。当选民对国会与政府的委托被如此扭曲时,整个政治制度的正当性亦受到质疑,这将破坏政治与经济的稳定。
国阵在上届大选以47%的选票赢得了60%的国会议席,即是因为选区划分不均所致,而国阵获胜的选区选民人数明显的比民联获胜的选区来的少。
根据此次选区重划所采用的选民资料(马来半岛、沙巴及砂拉越),国阵在2013年大选所胜出的选区平均选民人数将是4万8千228人,而反对党胜出的选区平均选民人数为7万9千436人,要比国阵的多出将近一倍!。这无疑说明了,国阵在来届大选中即使失去了多数票,也可能继续执政。
设想,112个最小的选区选民人数只占总选民的33%,只要在这些选区中获胜就可以赢得国会的简单多数席位而执政。理论上,只要获得区区16.5%的选票即可执政。在多角参选的情况下,选民人数再度被分散,该数字可能更低(参阅附录3)。
3.以政党为考量而不公正的选区划分
净选盟2.0也察觉,在此选区划分中,选委会依据选民的投票模式搬动选民,有意扭转微票胜出议席的成绩。
以马六甲为例,P137武吉卡迪(微票胜出选区)有5个反对党强盛的投票区被搬动到属于P138马六甲市(反对党强区)。以13届大选的投票模式来看,重划后的P137武吉卡迪将从反对党转手给执政党(参阅附录4)。
在霹雳、雪兰莪和柔佛出现的不少的“超级选区”也属于划分不公的结果。初步的分析显示,这类问题将对数个微票胜出的国会选区有显著的影响。
4.以种族为考量而不公正的选区划分
选委会主席丹斯里莫哈末哈欣阿都拉在2018年3月29日接受《新海峡时报》访问时表明,种族是此次选区重划的其中一个考量因素。
净选盟2.0强烈谴责并拒绝选举制度种族化,而牺牲了应有的当地联系(local ties)素。选委会及丹斯里莫哈末哈欣漠视联邦宪法中选区划分的条件,是非法、歧视和不道德的行为。
分析显示,选委会的确在这次重划工作上以种族为考量而搬动选民。这项行动将把15个原本属于混合的国会选区转换为8个巫裔占多数及7个华裔占多数的选区(参阅附录5)。
5.59%国会选区被忽略了(包括整个玻璃市,槟城与彭亨州)
选委会曾表明,人口随着时间的变迁与发展是选区重划的基础。然而选委会却无法针对玻璃市和槟城的国、州选区及彭亨的国会选区作出任何的改变。选委会在第一份建议中完全忽略了以上州属,后来曾一度认同反对者的意见,但在最后报告中再次采用回原原本本的第一份建议。
最终报告中完全忽略槟城及彭亨的作法,明显有违选区选民人数“接近平均”的原则。选委会在最终的报告中指出,槟城的选民人数增加了31.6%(从2003年重划后的65万9千155人增至2015年的86万7千748人),彭亨州选民人数也增加了33.5%(从2003年的55万4千321人增至2015年的74万23人)。因此,选区范围保持不变使彭亨的国会选区及槟城的州选区出现极度失衡的问题——彭亨最大和最小的国会选区选民人数相差2.93倍,而槟城州选区最大与最小的选民人数则相差1.68倍。
除了布城与纳闽,在164个可能需要重划的国会选区中,有96个却完全没变。其中20个选区显然比该州属的国会议席的平均人数少了33.33%(1962年宪法所制定的标准),而另有7个则比州属国会议席平均人数多出了33.3%(参阅附录6)。
受影响选区(没有变更的选区)的选民在这次选区重划建议中被剥夺了拥有更具代表性和有地方联系的选区的权利。这也表示,选委会的无能与失责使这些选区被逼从2003年开始,使用同样的选区范围长达23年(选区重划为每 8年一次)。
6. 诈骗式的咨询
一共有10个位于雪兰莪、吉隆坡和吉打的国会选区采用回第一份报告的建议,即使它们在第一轮的咨询中遭受反对。
这表示,选委会虽然认同抗议者对第一份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然而却重新采用回原有的建议。更令人吃惊的是,选委会对这U转的决定完全没有提出有根据的抗议(参阅附录7)。
7.首相无法提呈沙巴州重划报告
沙巴州议会在2016修改了州宪法,增加了13个州选区。该重划报告已经于2017年2月21日呈交给首相,然而首相在没有给予任何理由下,选择不向国会提呈该报告。由于沙巴选区重划的第二版建议书有严重的失衡,使人不得不关注其最终报告的可靠性,是否会加剧国会和州会选区失衡的现象。因此,首相无权拖延最终报告的提呈。
选委会已两度展示选区重划建议书和进行听证会,及完成了最终报告,不提呈报告显然是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
拒绝选举操纵
净选盟2.0重申,我们拒绝整个选区重划过程、提呈与通过。选委会不但漠视宪法定下的正当程序,其建议也违反了选区的必备条件。
首相、国会、选委会、司法和警察在这事件上显然共谋仓促及不惜任何代价通过重划报告,以确保它能影响来届大选的结果。
净选盟2.0呼吁所有选民出来投票,拒绝选举舞弊。虽然我们无法阻止重划报告的通过,但高投票率将减低选举被操纵和舞弊的效应。
让我们同心协力 ,一起出来投票,力阻大选被窃。
净选盟2.0督导委员会